濰坊又稱濰都,鳶都,制作風箏歷史悠久,工藝精湛。濰坊風箏和京式風箏、津式風箏等交相輝映,鼎足而立。濰坊風箏同中國許多民間藝術形式一樣,產生于人們的娛樂活動,是寄托著人們的理想和愿望,與人們的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娛樂品。
風箏,古稱“鳶”,濰坊又稱濰都,鳶都,由此得名,可見濰坊制作風箏歷史的悠久。用竹子扎制骨架,高檔絲絹蒙面,手工繪畫。工藝與美術的結合,體現了風箏的玩賞價值,隨著國際風箏交流的逐漸頻繁,風箏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,在新形勢下蓬勃發展,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品。其種類有軟翅類,硬翅類,龍頭串式類板子類和立體桶子類等。它不僅被廣泛用于放飛、比賽、娛樂,而且已經成為美化人們生活的時尚裝飾品。風箏是濰坊的象征,每年的風箏節是濰坊以風箏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個活動。
濰坊風箏具有濃郁的地方生活氣息和生動的氣韻,扎制博采眾家之長,特別在風箏的造型結構和繪畫色彩上,把制作木版年畫的工藝移植到風箏上,把國畫的傳統技法,運用到風箏的繪制上,形成了造型優美、扎工精細、色彩艷麗的獨特風格,成為中國風箏的一個重要流派。
濰坊風箏的藝術造型特點和風格:選材講究、造型優美、扎糊精巧、形象生動、繪畫艷麗、品種繁多、起飛靈活。在中國的風箏家族中,濰坊風箏歷史悠久,題材豐富、廣博。以其材料的奇特選用,設計的夸張變形,畫工的年畫技法,以及放飛的巧用力學原理,構成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神韻,蜚聲古今中外。